揭秘核电设计(6)
现在,我们来谈谈可研阶段的总平面布置工作。对于核电站的全厂总平面布置工作,是一个贯穿整个建设阶段、不断深化的工作,一个好的总平面布置不仅能满足生产工艺流程需要,合理利用占地,减少现场土石方量,还可以满足各方审美要求,建设花园式工厂。同时,总平面布置又是各方都很关注的,各方都能提出意见给出批评的。做好总平面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整个总平面布置最关键阶段,主要要完成以下工作:
确定厂址容量
首先,要根据厂址区域的实际情况及规划情况,确定厂址范围内机组的容量和台数,研究确定厂址总的规划容量。
确定总体布局、扩建方向
应研究厂址与临近城镇、工矿企业的关系,与城乡总体规划的协调性。结合厂址条件,说明厂区位置和方位,取排水建(构)筑物及水管线,水域和岸线、码头的布置,出线方向及出线走廊、进厂道路、施工道路及应急公路、全厂防排洪设施等的规划布置及与厂区的关系。研究确定主厂房布置位置,确定厂址的固定端和扩建方向。
厂区总平面布置
研究明确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原则,论述总平面布置的难点和影响总平面布置合理性的关键问题。
应提出两个或以上同等深度且有代表性的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提出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汇总表。总平面布置方案应说明布置格局、功能分区、主厂房位置和方位、供排水设施、主要电气设施、三废处理设施、厂区主要出入口位置选择、厂前建筑区的规划布置安排;说明扩建及施工条件、厂区内外设施(如道路、管线)协调配合;说明总平面用地及拆迁情况,扩建电厂应说明老厂建(构)筑物利用及拆迁情况。
按工艺流程顺捷、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布置紧凑、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因地制宜的原则,简述各方案的特点和优缺点,提出厂区总平面布置的推荐意见。
应说明总平面布置所采取的节约用地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按工程分期列出用地面积和组成,并与用地指标进行对比。
与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对应,分别计算给出厂区主要技术指标。
厂区竖向布置
说明厂区竖向设计的原则,结合厂址区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优化选择厂区竖向布置方式。
结合厂址区设计基准洪水位和工程地质条件,平衡厂区土石方挖、填量,合理选择厂区设计标高。必要时,应提出厂区设计标高专题论证报告,经济合理地确定厂区设计标高。
应说明降低工程土、石方量的措施及效果。如土石方量不能平衡,应选择并落实合适的弃(取)土场地。
选择主厂房区、主要建(构)筑物区的场地竖向布置方案,确定主要建筑物设计标高。
按工程水文条件,结合厂区地坪标高和周围的地形条件,提出厂区防、排洪规划和厂区场地排水方案。
厂区交通规划布置
提出厂区道路布置原则和方案。
厂区主要管沟规划布置
应提出厂区主要管沟的布置原则,提出厂区综合管沟,取、排水管沟和配电装置电缆或架空进线的规划布置方案及其它管线的布置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