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 马庆隆
昨天(10月10日),小时新闻关注了“紫金港北路上樟树受损严重,疑被虫蛀朽”的情况,不少网友关心:樟树不是出了名的“驱虫神树”吗?怎么也遇到虫害了呢?

网友10月8日拍摄到的樟树情况
1】被“掏空”的樟树怎么了
树皮破损不是虫害,或因日灼
今天(10月11日),小时记者联系了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绿化管理科科长陈亮,他告诉记者,已经知悉紫金港北路部分樟树受损的情况,从照片来看,这几棵受损的樟树出现树皮开裂、树干中空等现象,并不是因为虫害,而是另有其因。
“这种情况在樟树上比较常见,成因比较复杂。一方面,部分行道树木是从外省调运而来,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破损;另一方面,高温晴热天气下,日灼对树木也会造成损伤。”
陈亮还表示,“早些年,人们常常能看见新植树木的树干上缠绕着塑料薄膜,夏天下雨之后,会让树木处于高温加高湿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树木也容易腐朽。”他介绍,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如今树木养护中已经较少采用塑料薄膜包裹。

昨天(10月10日),受损的部分樟树已被养护
2】“樟树不招虫”是一种误解
凡是树木都有“虫虫危机”
既然这些樟树受损的原因并不是虫害,那是否说明:樟树确实是很多人认知的那样,具备“不招虫”的特殊属性呢?
对此,陈亮表示,“樟树不招虫”是大众受日常生活经验影响造成的一个误会。
“虫类也有很多种。虽然樟脑丸、樟木板等驱虫用品取材自樟树,但是这只能说明:樟树气味对驱除棉纺织物中的常见虫类有效果。”
实际上,樟树作为一种植物,也会和其他树木一样招致各类病虫害,“只是比起其他城市公共绿地的常见树木来说,虫害相对少一些。”他打了个比方,“再强壮的人也会生病。”

紫金港北路的人行道上种有不同树龄的樟树
3】“白色虫卵”是刺蛾的蛹
对人类和环境危害不大
昨天小时新闻的报道中,还提到了樟树上存有一些白色虫卵。陈亮介绍,“这是刺蛾的蛹,从毛毛虫羽化之后残留在树干上,对周边行人和环境的危害不大。”

“我们会对树木进行病虫害评估,情况轻微是没有必要采取措施的,如果到了暴发的程度,会第一时间进行干预。”陈亮告诉记者,“行道树木也是生命,我们也希望它们能好好生长。”据他介绍,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日常持续观测城市公共绿地植物的生长情况,对遭受病虫害的树木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受损严重的树木,则会及时修补抢救。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