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目的
1.1. 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中南置地景观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帮助和参考,推进公司系统内景观工程统一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
1.2. 通过定期检查评估、识别质量风险项目跟踪和落实项目质量管理措施,规避质量隐患。
1.3. 发挥工程管理平台作用,使中南置地景观工程系统内的管理工作系统化、标准化,拉平各项目间的管理
差异。
0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所有在建景观工程项目,含工程部由ZN置地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合作项目。
2.1. 园林景观工程内容:硬质景观工程、软质景观工程、景观给排水工程、景观电气工程。
2.2. 园林景观工程涵盖范围:道路、园路、广场、水景及泳池、景亭、景桥、木栈道(桥)、花架、绿化、运动场地、园林土石方、景墙及挡土墙(H≤2.5m)、围墙工程、成品岗亭、小区入口门头(H≤5m)、室外景观水、园林喷灌、景观照明、雕塑、室外软装、游乐休闲设施、景观室外标识、别墅定制信报箱、室外家具等。
03术语及定义
3.1. 乔木:指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植物;乔木检测的主控项包括胸径、冠幅、树高、分支点;胸径是指土球以上约 1.3 米处的树干直径;分支点是指独立主干最低分叉点的高度;
3.2. 灌木:指无明显主干的低矮植物;灌木检测的主控项包括地径、蓬径、树高、分叉数;地径指土球以上 30 厘米处的树干直径;如树高与蓬径无法全部满足时,蓬径是优先考虑控制项;
3.3. 林冠线:林冠线是指植物组团中所有植物最高点的连线所形成的线条,一般远观就能看清楚;林冠线体现了整个植物组团的层次,对空间效果影响至关重要,需图纸结合实际现场把握;
3.4. 林缘线:指植物组团除草坪以上第二层灌木种植所形成的流畅线条界限,林缘线的线条流畅度、与乔灌木的空间关系直接影响近尺度的景观效果体验;
3.5. 树高 H:指苗木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点的距离。
3.6. 蓬径 P:指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
3.7. 苗木表中所规定的冠幅,是指乔木修剪小枝后,大枝的分枝最低幅度,而灌木的冠幅尺寸是指叶子丰满部分。而伸出外面的两、三个单枝不在冠幅所指之内,乔木也应尽量多留些枝叶。
04职责与权限
4.1. 运营管理中心工程管理部
4.1.1. 制定景观品质管理制度,并根据管控要求及时修改补充完善;
4.1.2. 负责景观品质管理制度的解释;
4.1.3. 负责施工技术工艺研发及推广运用;
4.2. 战区工程管理部
4.2.1. 由工程管理部负责人牵头组建专项工作检查,定期召开会议,沟通、协调技术、质量管理、物资准备进度计划等事宜,使景观工程处于高品质且计划可控状态;
4.2.2. 工程管理部对工程中就施工工程关键工序节点给予项目技术支持;
05景观工程施工标准
5.1. 标准管理动作
联合审图→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样品管理→界面移交→苗木选型→工艺样板→关键工序检查→材料进场验收→样板段点评→大面施工→质量巡检→缺陷整改→项目复盘
5.2. 管理体系

5.3. 质量管理动作
5.3.1. 工艺样板
5.3.2.
(1)工艺样板目的
① 施工标准事前确定,验收有标准;
② 形象地展示工艺和质量标准,交底有方向;
③ 有明确的参照物,不易走偏;
④ 工艺工序的提前研究确定;
⑤ 高效、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
(2)样板内容
① 硬质景观排版;
② 围墙铁艺;
③ 景墙搭模版;
④ 标示标牌;
⑤ 灯具安装;
⑥ 装置格栅。
(3)样板分类:施工段样板
(4)样板完成时间:大面积施工前2周内完成
(5)样板验收人员:设计、工程、成本、客服、监理
(6)管理动作成果:样板验收单(表单模板详见附件01)
5.3.3. 关键工序检查
(1)关键工序检查目的
① 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
② 确保质量观感效果的可控,避免出现系统性质量风险;
③ 对施工单位、劳务班组的首批次工序进行把关;
④ 避免返工工作量,减少错误积累至不可控。
(2)关键工序检查内容
① 土方造型检查点;
② 铺装实体检查点;
③ 软景配置检查点;
④ 管线综合检查点;
⑤ 雕塑小品建模检查点
⑥ 园路及水景基础检查点
(3)样板完成时间:下一道工序前
(4)样板验收人员:设计、工程、监理、成本
(5)管理动作成果:《景观工程关键工序检查记录表》(表单模板见附件02)
① 检查结论限于通过、不通过两种;
② 不通过的,指明需整改内容,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
③ 施工单位整改后重新上报项目部工程复查直至通过;
④ 前一工程关键工序检查未通过,工程实施不得进入下一阶段。
主要审图注意事项如下:

06施工工艺篇
6.1. 硬景部分技术难点



6.2. 软景部门技术重点





6.3. .水电部分技术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