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0 06:36 | 常山新闻网

想要穿越500年时空,赴一场明清之约?到常山县新昌乡泰安村就可以。
泰安村位于常山县城东北29公里,由原对坞村和安坑村合并而成,地处偏远。近年来,该村实施偏远山村下山异地脱贫工程,对坞自然村大部分村民搬离村庄。然而,这个经历了500多年风风雨雨的古村落,却依旧吸引着众多乡贤、文人雅士、中外游客的到来。

泰安对坞王氏家族历代人才辈出,曾出过王言、王介、王悉、王沇之、王汉之、王涣之、王沩之、王栎、王一非等9名进士,有着“一门九进士,历朝笏满床”的美誉。据《王氏宗谱》记载,对坞原名泰川,是宋朝左丞相王介的后代王恒,于南宋宗庆年间由前旺村章舍迁至芙蓉,王仲伍于明正统年间由芙蓉迁至对坞,因村处百步岗对面坳谷中,遂取名对坞。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牛角挂书、耕读传家几乎成为对坞村不成文的传统,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瓦间,无不充满着诗书礼仪的气息。

石砌古道斑驳,一座座古宅、宗祠、石拱桥……虽饱经沧桑,却因古老习俗、地处偏僻等,避开都市喧嚣,躲过灾害战火,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
这里,有溪流、山川、绿草、红花,还可以去看看村口的百年古树。

这里,可以听蝉鸣和牧笛,还可以来溪水间摸鱼捉虾戏水。

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 阳春三月,气温回暖,正是酿酒的好时节。在这里,您可以感受正宗的古法酿酒,柴火噼里啪啦舔着土灶,浸米、蒸饭、摊饭、落缸、发酵、煎酒……
对坞村并不大,整个村庄沿溪而建,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当地聚落呈线状分布。几百年前,为方便泰安溪两侧村民往来通行,村民们陆续在溪上搭建石桥。数百年过去,桥身已是芳草萋萋,但依旧坚固如初,如今村中共有古桥六十六座,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村口樟树下建于明代的镇安庵古迹犹存,相传庵内原供有108尊菩萨,一度香火鼎盛。

村北有王氏家族宗祠,名务本堂,始建于清,占地面积近四百平方米。祠堂前有一株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樟树,树下伫立着一座木结构的廊桥和一杆丈许高,四百年不灭的“天灯”,村民夜夜点灯,以灯续燃,薪火相传,祈愿家丁兴旺。
(原标题《新昌乡泰安村:穿越500年时空 走进明清古村》原作者 周洁梅 陈沈飞 李君平 姜路 徐俊灵。编辑 邵倩 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