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侯区中环路高攀东路段立交桥下运用武侯标志、银杏剪影及熊猫元素打造景观小品
8月11日,成都迎来“清零”时刻,城市美好的样子悉数归来。
在武侯,“金角银边”也“上新啦”!
武侯区公园城市局通过见缝插绿将公共闲置空间改造成为居民群众可观赏、可进入、可参与的“金角银边”,又添一处桥下空间和一处绿道空间。
一点一滴的空间释放,在细微处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精绣城市文明“底色”,今天,不妨跟着我们的脚步,来寻找武侯那些藏在“金角银边”里的“小惊喜”~
金角银边·中环路桥下空间
桥上汽车往来,桥下是精心设计的绿化景观,蓝雪花、姬小菊、四季桂等鲜花随风摇曳,绿植、桥体和道路连成一体,形成了一处“口袋花园”。
在中环路高攀东路段立交桥下,曾经不起眼的城市“剩余空间”变成各具特色的“金角银边”。

中环路高攀东路段立交桥下绿化空间
“在不影响中环立交绿地覆盖率的基础上,通过丰富植物搭配、改善种植环境、增添趣味小品,利用植物和非植物元素合理组合设计,打造出庭院长廊式的花园美景,让桥下空间变身绿化微景观。”武侯区公园城市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全段景观提升面积约2361平方米,共栽植植物22种,总数量为88805株。”

改造前

改造后
顺着立交桥下空间一路延伸,小琴丝竹、吉祥草、玉龙草等五彩斑斓的植物被打造成富有层次的花境空间,氤氲着浪漫的景色。
为了达到景观优美原则,种植的鲜花色彩艳丽,能形成强烈视觉反差,使昏暗的桥下空间更加明亮并充满活力。”武侯区公园城市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桥下绿化维护情况,也因地制宜选择了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长旺盛的植物。


中环路高攀东路段桥下空间
除了“颜值”提升,造型独特的趣味小品也错落其间,让人眼前一亮!
武侯区公园城市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运用武侯标志、银杏剪影及熊猫元素,将成都的“古蜀韵”和现代“时尚范”相融合,形成多层次观赏效果,呈现城景相融的景观艺术美。


中环路高攀东路段立交桥下绿化空间
桥上,让交通加速
桥下,让生活减速
“金角银边”绽放新面貌!看得见的是城市“颜值”与“绿植”日新月异的变化,看不见的是武侯区人居幸福感的一次次跃升~
金角银边·菊乐路北侧段
沿着菊乐路前行,层次和色彩丰富的绿道景观,为街区注入新活力。
这是武侯区公园城市局打造的又一“金角银边”——菊乐路北侧段绿道空间。很难想象,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一处被围挡“占领”的“真空地带”。如今,围挡撤去,取而代之的是被绿意“包裹”的宜居新场景。


菊乐路北侧段街边绿道新场景
“过去,沿街空间可进入性比较差,界面不够友好,降低了街道的休闲性,舒适性和宜人性!”
武侯区公园城市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街边绿道在保留现有大型乔木的基础上,通过栽种木芙蓉、香泡、迷迭香等优美的彩叶彩花,打造精致花镜带,让可进入性和观赏性得到充分提升。


激活微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武侯区还合理利用空间,结合功能性和服务性打造全龄活动区和低龄活动区,全龄活动区以围绕树池、花池的白色休憩座椅为主,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低龄活动空间则加入组合滑梯、弹簧木马等儿童游乐设施,为孩子们提供释放天性的活动空间。
据了解,菊乐路北侧全段景观提升面积约14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794平方米,硬化面积约337平方米,共栽种植物25种,总数量为34575株。

菊乐路北侧段打造“一老一小”活动空间
于是,一个集日常休闲、观赏实用为一体的“金角银边”崭新呈现,给辖区居民带去了一抹清新舒爽的“绿色心意”。
“奶奶,我喜欢这里,你来给我拍个照吧~”“那你摆个姿势吧。”家住武侯区的孙婆婆带着孙子在这里留下了第一张照片,阳光、美景、嬉笑的儿童慢慢演变成武侯生活的幸福滋味~


居民留下与菊乐路北侧段“金角银边”的第一张合照
如今的菊乐路北侧段绿道空间,每天都能看到欢快追逐的小朋友、悠闲散步的老年人和下班后自在谈笑的年轻人,各年龄段的居民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特别是夜幕降临时,在绿化景观灯的映衬下,绿道空间的夜景效果更显惬意悠然。


“没想到,这里的环境能变得这么好!”家住百乐佳苑的徐阿姨笑着说道,以前这里的环境根本没有品质感,“现在街区品质提升了不少,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以休闲运动的空间,真的太巴适了!”


菊乐路北侧段“金角银边”夜景效果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奏响塑造城市形态,彰显城市韵律,释放城市文明魅力的“协奏曲”。武侯区公园城市局将继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开放、活力、现代”理念,不断完善公园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为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凝聚力量。
(武侯融媒记者 李明 武侯区公园城市局)